3月31日, 赛力斯 在发布"史上最强年报"的同时,宣布启动港股上市计划,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登陆港交所主板。
根据计划,赛力斯拟发行不超过总股本15%的H股(约2.88亿股),募集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海外扩张及产能升级。这一动作标志着赛力斯在A股市值突破2000亿元后,试图通过国际化资本运作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图片来源:赛力斯公告」
同时,赛力斯还宣布拟引入工银投资、交银投资等战略投资者对子公司赛力斯汽车增资50亿元。然而,这一系列资本市场的动作背后,真的是一片光明吗?
01
2024年,赛力斯以"黑马"之姿,交出一份营收达1451.76亿元,同比激增305.04%;归母净利润59.46亿元,较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的成绩单,其全资子公司赛力斯汽车更是成为全球第4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对于业绩大幅增长,赛力斯在财报中解释道,系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倍增,销售产品结构调整,产品盈利能力增强所致。
若从2019年1月赛力斯与华为开启全面合作算起,整整6年时间,这场"赌上身家性命"的豪赌,终于让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体会到逆袭成功的快感。
过去一年,赛力斯盈利能力在已发布年报的中国上市车企中,已跻身前6位,甚至可以傲视东风汽车集团、广汽集团这样的老牌汽车央国企。讽刺的是,东风还是赛力斯的大股东。
从单季度表现看,2024年第四季度,赛力斯营收385.49亿元,同比增长101.18%,仅次于第三季度的415.82亿元,为其历史次高点;归母净利润亦是如此,为19.08亿元,同比暴涨1325.88%,显示出去年年末冲量的强劲。
「图片来源:赛力斯2024财报」
资本市场方面,这一年赛力斯同样收获颇丰。其股价在去年2月初,还处于55元/股上下,到临近年末之时,已经逼近150元/股,年涨幅达75.81%;市值也从不足千亿飙涨到突破2000亿元。
包括方正证券、广发证券、平安证券在内,多家券商给予赛力斯"强烈推荐"、"买入"评级,认为赛力斯有望进一步打开上行空间。
不过赛力斯发布财报后,受贸易战等不利因素影响,并没有在资本市场收获更多,反倒在4月7日最低下探至112.14元/股。
「赛力斯股价走势K线图」
随后,伴随中央出手"稳市",4月8日赛力斯高层计划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这已经是自去年8月28日以来,其高管团队第二次增持股份。受此影响,赛力斯股价迎来三连涨,截至4月10日收盘,报收126.5元/股。
02
去年,赛力斯共销售新能源汽车42.69万辆,同比增长182.84%,贡献营收1354.91亿元,占集团营收比例达93.33%。
旗下问界系列借着华为的"东风",可谓一路高歌猛进。其中,问界M9全年销量15.61万辆,连续11个月稳居50万元以上豪华SUV销冠;问界M7交付19.7万辆,成为中国新势力车型年度销冠。
「图片来源:鸿蒙智行公众号」
在二者推动下,2024年问界系列成交均价达到40.2万元,超越特斯拉、理想汽车。
正如赛力斯财报中写到的那样,得益于问界系列高端车型占比提升,赛力斯全年毛利率达到26.15%,较2023年的10.39%,提升近16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销售回款增加,赛力斯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225.15亿元,同比增长251.93%
不过,伴随新能源汽车业务量增长,广宣费和销售服务费增加,导致全年销售费用同比激增263.6%,达到191.84亿元。
「图片来源:赛力斯2024财报」
与此同时,赛力斯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29.24%,为55.85亿元,表现出企业对研发非常重视。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营收占比下降至15.45%,规模化效应已初步显现。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截至去年底,赛力斯资产负债率已高达87.38%,远超比亚迪(74.64%)、理想(56.07%)等同行,且已是连续第三年升高,与蔚来不相上下。
「图片来源:赛力斯2024财报」
其中,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高达684.51亿元,同比增长127.04%。一方面,对供应商而言,产生大量应收账款,造成资金压力;另一方面,这或许会让一部分投资者嗅到赛力斯的偿债压力。也难怪赛力斯着急赴港融资。
03
赛力斯崛起与华为深度赋能密不可分,这份亮眼财报,暴露出其唯一能拿得出手的问界,高度依赖华为影响力和技术赋能的骨感现实。
双方联合申请的两千余项专利中,62%集中在智能驾驶领域,这一合作模式曾被视为跨界共赢的典范。
从智能驾驶系统、电子电气架构到销售渠道,华为不仅支撑了问界的智能化标签,更是将卖车都"大包大揽"过来。华为作为赛力斯的供应商或者说合作方,能做到如此仗义,实属"打着灯笼也难找"。
如今,"坚持不造车"的华为,在汽车圈越扎越深,问界也从"唯一",变成"之一"。
华为的汽车朋友圈早已不止赛力斯一家。论资历、论技术、论对于中国汽车的影响力,奇瑞、北汽、江淮、上汽、东风,似乎任何一家都比赛力斯更值得拿出来讲故事。
"界"字辈品牌越来越多,华为的"广撒网"策略,正在快速稀释赛力斯的独特性。赛力斯在华为体系内的资源倾斜度下降,也使其产品差异化优势被严重削弱。
更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智驾依靠华为,新能源汽车最为关键的"三大件"(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赛力斯的问界完全依赖于外部采购。
相比上述业内同行,赛力斯的问界自然要付出更多的采购成本,利润空间可能被挤压。这不禁令人怀疑,问界系列能否长期支撑赛力斯的销量、业绩增长?也不免让投资者认为,赛力斯难道真的是心甘情愿做华为代工厂,只为吃一波红利?
04
最新的销量数据就残酷地反映出问界系列、乃至赛力斯面临的现状。
赛力斯4月3日发布的2025年3月产销快报显示,单月销售新车2.46万辆,同比下滑34.43%。
「图片来源:赛力斯2025年3月产销快报」
其中,包含问界系列在内的赛力斯汽车,3月销量为1.37万辆,同比大幅下降45.19%。
一季度,集团累计销售6.84万辆,同比下降超40%;赛力斯汽车的销量更是近乎"腰斩",降幅达到46.31%,为4.51万辆。
行业数据显示,问界M7(2.02万辆)的季度零售销量,已被与其售价高度重合的智界R7(2.87万辆)拉开差距;问界M9已连续两个月零售销量维持在5000+水平,与此前连续10个月超1.2万辆的水平,不可同日而语;价格门槛更低一些的问界5,一季度零售尚不足3000辆。
一季度销量断崖式下滑,恰好将问界系列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问题彻底暴露。
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问界系列过度依赖问界M9,看似量利齐收,实则是在为自己"埋雷"。加上小米SU7一季度势头正盛,理想、腾势等竞品车型也在以激光雷达、城市NOA等智能化配置抢占高端市场,使问界M7深陷"红海"。
对此,平安证券在研报中指出,高端SUV"玩家"日益增多,问界的竞争力可能下滑,进而影响其销量;同时认为即将于本月正式上市的问界M8,存在销量不达预期的风险。
Views of AutosKline:
赛力斯的2024年财报印证了华为赋能模式的短期爆发力,但也揭示了新能源赛道下半场的残酷法则——技术、资金、生态缺一不可。
赛力斯面临的问题并非无解。借港股IPO,缓解资金压力;借盈利之势,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核心部件自研、自造能力;在华为各"界"中,保持品牌独特性,都可助赛力斯破局。
赛力斯能否从"借力者"蜕变为"主导者",将决定其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正如张兴海所言:"盈利只是马拉松的补给站",2025年才是对赛力斯考验的开始。
魔道番外香炉篇 | 0天前 |
3D潮女妖同人在线观看 |
在教室被老师摸的有反应了 | 0天前 |
女高中打屁股♥╳网站 |
尤妮丝⭐红色骚丁自慰收官之作 | 6天前 |
jm是什么的简称 |
美女拔萝卜高清免费视频 | 4天前 |
羞羞漫画3d最新版 |
无畏契约同人蝰蛇去哪看 | 8天前 |
dy低价下单平台入口 |
非人哉小玉穿睡衣 | 1天前 |
免费▓蕾丝视频app色版网站 |
三叶草fz3444 | 8天前 |
原神菲谢尔值得培养吗 |
蔡徐坤穿黑色蕾丝 | 8天前 |
德拉科梦女车h文 |
李小狼与小樱做到失禁 | 8天前 |
小小手指摸一摸宝宝触摸书 |
睾丸一castration女王阉奴 | 3天前 |
国产精品变态另类虐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