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Chong Lei,CFA
“创新药一哥”恒瑞医药,在中美博弈中下了一步险棋。
恒瑞医药公告称,任命冯佶为公司总裁、首席运营官,原总裁戴洪斌升任副董事长。作为恒瑞新帅, 冯佶最为引人注目的履历,自然是其在阿斯利康长达20余年的任职经历,后者是全球举足轻重的医药巨无霸。
不过,阿斯利康的任职经历其实是把双刃剑,因为这家医药巨头近年来深陷合规风波,部分员工卷入骗保、走私等案件,让医药行业对阿斯利康背景的人才心存顾虑。甚至在当下招聘市场, 诺华、默沙东、葛兰素史克等外企形成“潜规则”,对有阿斯利康就职经历的人才短暂回避。
在这背景下,恒瑞打破“潜规则”,把总裁这一重任委托给冯佶,即将面对的争议可想而知。而令恒瑞决心力排众议的因素,可能与自身战略相关。
近年来,恒瑞医药致力于向创新药巨头转型,创新药已成为其最重要的增长引擎。2024年,创新药销售收入占比接近50%。而恒瑞对创新药的战略定位,是出海成为全球创新药巨头。
今年3月末,恒瑞的出海到达了一个历史性时刻 ,与默沙东共同宣布达成独家许可协议,将获得2亿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资格根据特定的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获得最高17.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但仅过了几天,特朗普就祭出极端贸易措施。 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称,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4月9日,创新药、CXO、医疗器械等多个医药概念板块集体大跌。
可以想象,后续随着中美博弈持续升级,特朗普极端贸易政策剑拔弩张,加上美国对中国医药行业又愈发警惕,刚刚取得亮眼成绩的恒瑞,出海前景似乎又蒙上了阴影。
正是在这处境下,冯佶的过往经验便凸显出价值。
她在非美国地区积累的丰富经验,有望助力恒瑞“去美国化”,加速开拓东南亚和欧洲等市场,降低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分散地缘政治风险。同时,她在阿斯利康的跨国药企经历,也有助恒瑞寻找下一个类似默沙东的合作伙伴。
没有想到,恒瑞这步带点无奈的险棋,最终可能令这个中国创新药一哥,在中美竞赛中找到另一条发展之路。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金角财经,我们将为你剖析更多社会热点,拆解经济事件背后的逻辑。
55岁的冯佶,在医药行业有着亮眼的履历。她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后又拿下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30余年里,她在销售、全球产品组合战略、国际业务运营拓展等管理岗位深耕,临床与管理背景兼具。
这样的经历,放在别处堪称优秀,可在有中国医药界“黄埔军校”之称的恒瑞医药,似乎并不那么鹤立鸡群。
举几个例子,现任天境生物CEO申华琼,过去是恒瑞医药的CMO,曾在美国礼来、惠氏、辉瑞担任全球临床研发高管10多年后被辉瑞外派回国,后又加入恒瑞医药并帮助建立了创新药临床团队,成功开拓了在澳洲及美国的临床试验。
还有现任明慧医药创始人曹国庆,是原恒瑞医药副总经理。早在1999年,其就加入美国礼来制药心血管及代谢疾病部门任资深生物学家,并担任多个新药研发项目领导和部门领导,曾获得礼来研发最高奖研发总裁奖。
以及现任景峰医药董事、美国Ruby制药首席科学官郑玉群,是原恒瑞医药副总经理。从依阿华大学毕业后,加入了美国亚培制药从事药物制剂学研究;2001年被美国礼来制药公司聘请担任首席科学家,后升任为制剂室主任兼研究指导;2009年加入恒瑞医药,担任恒瑞医药副总经理兼美国恒瑞公司首席执行官。
而除了这些前员工,目前恒瑞医药的董监高团队,也有不少具备跨国药企背景人士,比如出身礼来的执行副总裁张连山,以及出身赛诺菲的执行副总裁江宁军。
奇怪的是, 上面这些履历同样惊人、拥有跨国药企背景的明星员工,在恒瑞却都没达到冯佶的高度,他们最高也只做到“副总”级别。那么,冯佶到底有何特别之处?从履历看,最明显的就是她在阿斯利康长达20余年的任职经历。
在阿斯利康时,她先后担任中国区心血管药物业务单元副总裁、全球感染、中枢神经和自身免疫治疗领域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亚洲区副总裁、全球商业洞察与卓越业务高级副总裁。
但阿斯利康背景虽亮眼,却也可能带来潜在争议。 自2021年起,部分阿斯利康员工被牵入奥希替尼骗保案获刑,前任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和中国区总裁王磊则牵涉度伐利尤单抗和替西木单抗走私案,接受中国调查已近半年。
甚至有离任的高管被牵连,曾在2006年至2021年就职于阿斯利康,任中国肿瘤事业部总经理的殷敏,2022年加入百济神州任首席商务官,2024年10月被监管机构带走调查。消息发酵后百济神州紧急澄清“该员工所涉事件与百济神州无关”。
当下招聘市场,外企对有阿斯利康就职经历的人才相当谨慎。有报道称,诺华、默沙东、葛兰素史克等外企存在“潜规则”,招聘时不考虑阿斯利康背景候选人,即便他们没涉足肿瘤药销售相关案件。一位外企HR向媒体证实,这是出于合规考虑。
至于恒瑞医药为什么力排众议,甚至打破业内“潜规则”,都要任命冯佶为新帅,背后源头,可能要从其全球业务版图说起。
恒瑞医药换帅背后,是创新药已经成为公司最重要的增长驱动因素,而恒瑞又希望创新药出海。
2024年,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79.85亿元,同比增长2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增长47.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1.78亿元,同比增长49.18%。
去年的增速数据,放在近几年时间维度看十分亮眼。2023年,恒瑞医药营收增速为7.26%,净利润增速10.14%。而在2021-2022年,恒瑞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双降的情况。
让恒瑞走出近年低谷、重新高增长的,是财报中的最大亮点——创新药。 不含对外许可收入,2024年恒瑞医药创新药销售收入138.92亿元(含税), 在全年营收中占比为49.64% ,比2023年的46.61%明显提高。
恒瑞医药表示:“虽然面临竞争加剧、产品降价及准入难等因素影响,(2024年创新药销售收入)仍然实现了同比30.60%的增长。”
2024年,恒瑞医药研发投入总额为82.2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9.40%,较上年的占比26.95%有所提升。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65.83亿元,同比增长32.88%;资本化研发投入16.45亿元,同比增长37.54%。
在研管线中,截至2024年底,恒瑞医药有8个项目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24个临床III期项目,27个临床II期项目,26个项目首次进入临床I期。
恒瑞医药介绍,预计2025年上市产品或适应证共11项,包括抗肿瘤领域靶向HER2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瑞康曲妥珠单抗、用于高致吐性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HR20013等重点创新药,以及免疫和呼吸系统疾病领域艾玛昔替尼、夫那奇珠单抗的新适应证等。
恒瑞医药投入庞大资金地研发,尤其在创新药方面取得的建树,显然并不是把目光着眼于中国,而是 希望能凭借创新药出海,成为真正的全球医药龙头。 出海成为了恒瑞医药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其曾表示,其创新药“出海”战略打法多样,包括NewCo、BD,也有海外独立研发。
甚至,为了给出海铺路, A股首发后就鲜有融资行为的恒瑞,推进了赴港二次上市。
恒瑞医药认为,港股上市有利于扩大国际知名度,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投资者基础广泛,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全球医药行业的品牌影响力;其次可以优化资本结构,获得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也能增强全球化布局,有助于公司拓展海外业务和国际研发合作,进一步实现海外市场的突破。
从去年财报看,恒瑞的出海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是对外授权合作带来的首付款,对恒瑞医药业绩已经产生了一定贡献。
2024年,恒瑞医药收到德国默克旗下MerckHealthcare的1.6亿欧元对外许可首付款、KaileraTherapeutics的1.0亿美元对外许可首付款,并确认为收入。
其中,与德国默克的授权许可合作在2023年10月公布,首付款1.6亿欧元,另有高至9000万欧元的技术转移费和行权费,以及研发里程碑付款、销售里程碑付款,潜在付款总额最高可能至14亿欧元。
另一项首付款在2024年确认为收入的交易,则是恒瑞医药在2024年5月达成的“NewCo”。恒瑞医药将其GLP-1在研药物组合相关权利的独家授予新成立的KaileraTherapeutics,获得1亿美元的首付款,1000万美元的近期技术转让里程碑付款以及后者19.9%股权。
此后,恒瑞医药仍有对外授权出海动作。2024年12月,恒瑞医药与美国IDEAYABiosciences签订关于另一ADC产品的授权许可协议,首付款7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达9.7亿美元。
不过,踏入2025年,恒瑞的出海前景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2025年对于恒瑞出海来说,是机遇与挑战的一年。一边是刚刚迎来重大突破,到达新里程碑;另一边,特朗普祭出极端贸易政策,加上美国对中国医药行业日益警惕的态度,给恒瑞出海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里程碑是,3月25日,其与默沙东共同宣布就HRS-5346(一种在研口服小分子脂蛋白(a)或称Lp(a)抑制剂)达成独家许可协议。
根据协议,恒瑞医药授予默沙东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HRS-5346的独家许可权。资料显示,HRS-5346是一种在研的Lp(a)口服小分子抑制剂,目前正在中国进行2期临床试验。
恒瑞医药将获得2亿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资格根据特定的开发、注册和商业化里程碑获得最高17.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且若HRS-5346获批,恒瑞医药可获得净销售额的销售提成。
除了资金层面,与默沙东的合作是恒瑞医药创新能力获得国际认可的有力证明。
借助默沙东的全球网络,恒瑞医药能够加速HRS-5346在海外的开发和推广,拓展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然而,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达成不久,黑天鹅就来了。
上周末,在美国记者会上,特朗普举起了一块展示板,该展示板以黑色为底色,蓝黄两栏数字分别列出各国和地区对美关税,以及美国拟对其课税的百分比。这一画面迅速传遍全球,有媒体调侃, 特朗普举起的,是自由贸易时代的“墓碑”。 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称,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
随着全球化贸易的“丧钟”隐隐敲响,恒瑞刚有起色的出海业务,可能将面临着全方位的冲击。
最直接的就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对等关税后,将直接推高恒瑞医药出口成本,可能导致其终端售价上升,削弱竞争优势。此外,中国等多国也可能采取报复,又会增加恒瑞医药的供应链成本,增加关键原料的采购成本。
更严峻的还有关税背后,尽管特朗普称,对药品征收关税后,制药公司将在美国开设工厂,因为美国是“最大的市场”,但美国对中国医药业的提防态度,几乎把这条路堵死了。
要知道,目前美国对中国药企的合规要求趋严,恒瑞医药的PD-1产品“双艾”疗法在美上市申请,已两次因生产场地检查问题被延迟;《生物安全法案》虽未直接点名恒瑞医药,但限制联邦机构与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合作的趋势,也可能影响恒瑞医药与美国学术机构或药企的研发合作。
或许正是在这样关键的十字路口,恒瑞医药做出了一个看似“不寻常”的任命——冯佶成为新帅。从目前情况看, 冯佶有望为恒瑞带来两大关键作用:去美国化和寻找下一个默沙东。
冯佶在阿斯利康任职期间,既在新加坡主导过除中国和日本之外的所有亚洲国家市场,也被调往阿斯利康英国剑桥总部,出任全球高级副总裁,负责全球洞察与商业卓越部门。
在当下中美博弈的复杂局面中,这一经验将助力恒瑞尝试“去美国化”。恒瑞可以借助冯佶的经验,积极布局东南亚和欧洲市场,减轻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恒瑞在欧洲的制剂生产基地已经获得多个注册批件,这为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打下了基础。
此外,冯佶在阿斯利康积累的全球商业网络,有望帮助恒瑞促成更多像与默沙东这样的合作。通过广泛的商业联系,恒瑞或许能迎来更多类似的里程碑时刻,推动创新药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与发展。
在中美博弈的复杂背景下,恒瑞医药对冯佶的任命,或将成为其破局求存的惊险一跃。
参考资料:
财新《恒瑞医药换帅 新总裁曾就职阿斯利康20余年》
新浪财经《恒瑞刷新纪录》
医药时间《“恒瑞系”人才到底有多牛!》
日本真人XXX 69视频 | 1天前 |
暴躁老妈全集观看免费版 |
vore吃下消化成骨头和粪便 | 3天前 |
怎样对付用激将法的人 |
歪歪漫画入口网站 | 8天前 |
打屁股无内裤㊙️第一集 |
高清乱码ὑe❌♋91 | 5天前 |
KaydenKrossDO-HDXXX |
成人曼曼视频app免费下载 | 8天前 |
琴团长被丘丘人繁衍后代 |
男男GaYGAYS✅免费网站买 | 2天前 |
直播奶水一直滴 |
丰满的亚裔女JadeKush | 0天前 |
原神雷电将军抱枕开襟18抱枕图 |
忘羡乳尖毛笔play惩罚 | 8天前 |
麻麻被黑人伦轩小说 |
西施🌸扒腿爽出白色液体图片 | 6天前 |
美女被桶㊙️免费网站下载 |
典韦如何空a位移 | 6天前 |
小🐥🐥伸入美女老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