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陈思竹
编辑 | 谢芸子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经历了人生的“重大起伏”后,2015年,物美集团创始人 张文中 创办了多点数智。彼时的张文中认为,零售业的未来,就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线上线下的一体化。
在疫情的“黑天鹅”事件后,消费者线上买菜的需求暴增,实体零售对数字化的热忱进入顶峰。然而,中国实体零售的复杂性,很快给行业泼了冷水。
曾有零售商超的高层对36氪坦言,全面投入数字化,是他踩过的“最大的坑”。 企业在不遗余力地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也陷入了“人浮于事、技术难以落地、成本与营收失衡”的陷阱。
2024年,实体零售进入灰暗时期。据此前媒体报道,国内至少有12000家门店在这一年关店,其中不乏大润发、沃尔玛、永辉等大型商超品牌。当整个行业开始自救,始终注重“品质零售”的胖东来,几乎成为“所有人”的学习对象。 而多点与胖东来的合作,则可追溯到更早前。
去年12月,多点数智在港股上市。经过近十年发展,这家有着实体零售基因的创业企业,早已能独当一面,业务扩展至海外。
3月18日,多点数智发布财报。在上一年度,其营收实现18.59亿元。其中,零售核心服务云业务的收益达到18亿元,高毛利业务的占比持续提升。二级市场上,2025年以来,多点的股价也已累计涨超100%,这也能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其业绩增长的积极预期。
以下是36氪与多点数智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张峰的对谈,内容涉及多点的发展、AI技术的应用、与胖东来的合作,以及零售行业数字化的未来。
“入通”与盈利周期
36 氪:当初为什么加入多点?
张峰: 业内会说零售是千年行业,用当时(2015年)的视角来看,人们既需要线上服务,也要到店消费,整个市场大又碎片化,需要一个第三方公司提供解决方案。
36 氪:当时和张文中有怎样的交流?
张峰: 我们在战略方面讨论非常多,希望做一个“深精新”的数字化底层系统,去帮助零售企业降本增效,这也是多点始终坚守的。
36 氪:去年12 月多点在港股上市,有怎样的感受?
张峰: 2015年或者更早的时候,有一批与多点类似的数字化企业,并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十年磨一剑,我觉得多点能够上市,说明公司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
36 氪:你如何看待近期股价的波动?
张峰: 一个原因是“入通”,入通后股票的流动性、关注度都有提高。其二,多点的客户黏性较强,营收会有持续性的增长。最后也是比较重要的,多点一直在用AI技术帮助零售企业解决问题。基于这些,多点近期的股价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涨幅。
36 氪:对2024 年的财报是否满意?
张峰: 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基本完成了预计的目标。
36 氪:但多点仍是亏损状态,似乎数字服务型企业的盈利周期总是很长。
张峰: 这的确是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首先,数字服务企业的营销成本和获客成本较高,客户留存率可能也并不好。第二,定制化的服务较多,人力投入也会比较大。
但多点服务的是零售垂直行业,产品标准化做得很好,基本没有用户流失。这两年,我们在海外也有一定的营收体量,得到了比同行更好的盈利空间。
36 氪:多点已经实现自我造血、解决生存问题了吗?
张峰: 是的,已经解决了生存问题。2025年,多点的利润、营收肯定会有更可观的提升,我相信今年多点能实现全年盈利。
数字化的具体步骤
36 氪:怎么理解多点的数字化系统?
张峰: 我们的操作系统叫Dmall OS,是一站式的全渠道数字化解决方案。
全渠道好理解,一站式是指整个系统是模块化的,可以像积木一样拼接,去服务每个零售企业的不同需求。比如说便利店和大卖场对于数字化的需求就很不同,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模块。
36 氪:多点一开始就决定做模块式的系统吗?
张峰: 对,我们从创立初期就是一家独立的公司,不想只是服务物美,而是要服务众多的零售企业。
36 氪:但是物美肯定是多点最大的试验田,多点对第一家物美做数字化改造的时候,遇到过哪些困难?
张峰: 随着Dmall OS各个模块的不断建立,2018年,整个系统实现闭环。2019年,中关村科贸的物美,成为第一个使用全系统的门店。
磨合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很多问题。比如网络问题,由于新系统需要实时上传下载数据,导致网络不稳定,在系统迁移的关键阶段出现过故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和物美的IT部门一起调试门店网络,使其能满足新系统的需求。
再比如,不同系统的单位设置会有差异,生鲜进货单位在新旧系统就不同,订货员稍不小心就会“成箱成箱”的出错,影响库存盘点。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也只能加强培训,稳定门店和店员情绪,调整内部沟通的流程。
36 氪:第二个客户是谁?
张峰: 中百集团,中百是湖北的大型连锁商超,也是上市公司。当时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推进线上业务,看到物美上线多点后效果不错,就希望合作。
36 氪:中百和物美一定有很多不同。
张峰: 有,但不多。中百的一些商品是联营的,可能是十几个商品共用一个条形码,没有办法把线下的商品完全关联到线上去,库存的精准度也低。所以我们要做很多基础性的工作,把这些联营商品“一货一码”地拆分出来。
不同零售商超的运营模式、商品结构、顾客群体的确会有差异,这就需要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对系统服务商的要求很高。
36 氪:如果7-11 (7-ELEVEn 便利店)要和多点合作,具体的流程是怎样的?
张峰: 其实我们与广东7-11有合作。正式合作前,多点会先提供咨询服务,尽可能地去了解商家的运营状况、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规划。再根据经验,为用户找到对应的模块,比如门店运营、供应链、会员体系等,量身定制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在后续的合作阶段,多点也会不断与用户实现新模块的共创。多点就与广东7-11共创了加盟商系统模块,实现了加盟商资产的数据化;也上线了智能仓储物流管理系统,提高了分拣效率。
AI 能解决零售难题吗?
36 氪:一般情况下,上线Dmall OS 系统后,门店营收有怎样的提高?
张峰: 线上的交易额能从比较小的基数,提高35%;线下交易的增幅也比较高,对于系统操作熟悉后,一些门店短期内会扭亏。普通门店每年的总销售额,至少会有5%至10%的提升。
36 氪:多点又陆续推出了Dmall OS 2.0 和3.0 ,不同版本有什么不同?
张峰: Dmall OS 1.0是数字化;2.0加入了智能化的内容,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提高决策、分析能力;3.0则是AI驱动的OS系统,拥有深度学习的能力。当然,这是一个迭代的过程,数字化是一切的基础,AI在目前的一些模块有显著效果,但全面AI肯定还在路上。
36 氪:在零售商超,AI 应用具体体现在哪些场景?
张峰: 运营效率上,AI可以帮助用户实现指数级的提升。
比如出清方面,生鲜等短保商品如果当天卖不出去就会变成损耗。为了平衡损耗,商家会打折,如果打折时间不对,就会损失毛利。
通过AI,可以算清楚什么时间打折更合适,使商品的正价率提升,门店生鲜品类的毛利基本能提升3%至4%。根据此前统计,AI模块的应有,每年可以帮助物美节约超出百万元的利润。
36 氪:与张文中在AI 上有交流吗?
张峰: 他在AI方面有前瞻性,坚信AI是未来。
36 氪:多点也接入了DeepSeek ,对AI 产品的提效明显吗?
张峰: 我们尝试过很多底层大模型,包括Open AI、豆包,现在调用比较多的是DeepSeek,提速效果明显。
36 氪:对于零售商超,数字化最大的难题还是落地。
张峰:是的, 前阵子我跟一个零售企业交流,他最大的感知是系统服务商不懂业务,如果系统方连用户想要解决什么问题都说不清,更谈不上落地了。
多点是张文中博士创立的,我们与零售企业是同频共振的,语言是相通的,模块化的系统也能更好地实现定制化。
36 氪:物美等关联公司的营收占比过高,也是外界一直关注的。
张峰: 物美是最先上线多点系统的合作伙伴,在我们所有的合作用户中,物美的体量也最大,最初的营收占比肯定很高。截至2024年底,多点的用户总数已达到591个,物美的营收占比已明显下降。
从2024年的财报看,Dmall OS操作系统带来的营收中,物美占比仅40%多,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只不过在去年,多点的AI解决方案获得了超高的营收增速,我们每一项新业务又都会选择在物美上线。所以总体来看,物美的营收占比超过70%。
36 氪:多点似乎剥离了电商业务。
张峰: 对于零售商超,电商只是数字化的最初需求,多点更多是教练的角色,我们打个样,等他们自己会抓螃蟹,就不用我们再去做了。
36 氪:这会影响整体营收吗?
张峰 :会有一点,但基本可控。我们的营收架构主要分为“基础零售”及“智能物联”两大板块。基础零售是指OS系统和AI增值服务,这一板块占比超过90%。智能物联则是门店端硬件的连接,比如POS机等。我们也在挖掘用户的新需求,希望能在硬件上做深、做透。
胖东来、产品力与出海
36 氪:多点与胖东来什么时候开始合作的?
张峰: 两年多以前,也是先从线上开始,东来哥(于东来)认为多点是零售企业的“灵魂伴侣”。去年年底,胖东来与Dmall OS系统全面达成合作。我们也会更深入地沟通,看看怎么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胖东来一直希望能实现会员实名制,改善代购的乱象。胖东来的品控也一直做得很好,但都是靠经验、靠管理,现在希望把品控线上化、现代化,我们也在不断沟通。
36 氪:你怎么看待零售企业学习胖东来的趋势?
张峰: 现在的调改门店还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问题在于如何持续。之前的一些零售企业,更多利润来源于B端的后台费用,比如向品牌方收取上架费、租赁费等。我认为现在是价值回归的过程,就是要真正带给消费者好的商品,好的服务。
36 氪:在这个过程中多点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张峰: 多点会与胖东来一起,为零售行业不断提供数字化支持,尤其是在选品、品控方面。于东来也经常跟学员企业介绍多点,步步高、丽水万家汇很早就与我们签约了。在未来,多点会梳理出一套适配东来学员企业的系统,更高效地推进调改。
36 氪:现在回看,很多零售企业认为数字化是“大坑”。
张峰: 数字化一定是大趋势,如果有踩坑,还是企业对数字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可能只是仅简单将线下业务搬到线上,没有迭代整体的业务模式。
其二,也可能是技术投入或选择不当。一些企业在技术选型时,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发展阶段,要不就是大量投入导致了成本营收的失衡,选择的技术方案也无法有效支持业务增长。
第三,部分零售商超会将数字化视为一把手工程,抛弃一切做数字化,反而忽略了对产品力等更本质问题的提升。
36 氪:数字化可以提升产品力吗?
张峰: 数字化能够优化选品流程,但不能越俎代庖。中国的供应链挺复杂的,提升商品竞争力,首先要打破原先的选品体系,有组织地变革。
36 氪:在你的观察中,国内零售企业的数字化需求有明显变化吗?
张峰: 每年热点都不一样,去年对To B业务的需求更多,今年对AI的需求更强。
36 氪:多点是什么时候出海的?第一个客户是谁?
张峰: 2019年就出海了,国内太卷,企业对IT的支出本身也没有海外高,出海也是顺势而为。我们在境外的第一个客户是香港的牛奶集团,也是先从电商开始,逐渐上线运营、仓储等模块。
36 氪:目前在海外有多少客户?是如何保持如此高速增长的?
张峰: 其实海外的拓客、招标周期很长,营收增速也比较滞后。我们会和一些战略合作伙伴、云厂商一起出海,比如埃森哲、华为云、阿里云等,逐渐与当地企业建立联系。
目前,我们海外比较大的用户有菲律宾的零售企业SM,聚焦东南亚的DFI集团,德国的老牌零售集团AG。未来我们会不断加大海外业务的投入,加强本地化的团队建设。
36 氪:你希望把多点发展成一家怎样的企业?
张峰: 多点的愿景很明确,始终希望帮助零售企业降本增效、让他们活得更好。我现在的精力更多在 AI 方面,希望未来的多点能成为零售行业 AI 的基础设施。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被❌爆乳羞羞奶头嗯啊小说 | 7天前 |
白丝少萝❌❌自慰漫画 |
神奇宝贝居然是女性(21) | 5天前 |
戎尺打屁股httpwww网站 |
罗西ROSY无删减版2023 | 4天前 |
高冷女将军被挠痒痒拷问小说 |
被房东粗大的内捧猛烈进 | 7天前 |
无遮挡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久 |
喘给你听(年下1v1) | 0天前 |
嗯~啊~快点🌿死我男男图片 |
小胖H文(高H,纯肉) | 6天前 |
卢修斯高H纯肉NP文 |
VIXENHD欧美 | 5天前 |
央视播过的韩剧汇总 |
夏禾脱了内裤求被张灵玉C | 9天前 |
蒂法被扒开腿坐做❌动漫 |
同人叶冰裳被啪到深处喷水了 | 0天前 |
按摩女帮男人打飞视频 |
无遮挡吃奶视频国产精品 | 6天前 |
美女裸体㊙️免费写真 |